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

2018-05-03 14:38
二维码
10964

各市(州)教育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仁怀市和威宁县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下发的《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将有关事宜明确如下。

一、认清复杂形势、提高认识

网络终端多元化、网络环境复杂化、网民年龄低年化等问题日渐突出,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网络赌博等问题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行为失范、价值观偏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进步。各地要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要把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举措,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日常精细化管理力度,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

二、聚焦问题隐患、筑牢防线

一是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全面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情况,重点摸清本地本校沉迷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学生情况。要联合公安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的网吧进行一次摸排。对排查出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能够处理的,要立即处理;无法处理的,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二是开展一次专题教育。要会同当地宣传部门,集中在开学后、放假前等重点时段播放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及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知识,切实提高家长的监管能力。要充分发挥信息课的网络安全文明宣传教育主渠道作用,专门安排课时讲授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等内容;要通过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合理使用网络,帮助学生提高对网络黄赌毒等不良网络行为的甄别能力,自觉抵触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

三是开展一次沟通交流。中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和每名学生进行一次交心谈心活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同学关系状况、家庭状况及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情况,及时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对个别情况严重的,要请专业人士帮助教育转化。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一次沟通,通过家长会或电话沟通等方式,告知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和了解学生在家的日常行为等情况。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部预防沉迷网络的《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发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并做好会议回执回收保管。

四是开展一次分析研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当地文旅、公安、网信等部门,认真分析研判本地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形势,联合整治涉中小学生的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宣扬赌博、暴力、色情等能内容的网络违法行为。同时,要积极利用大数据平台和校园网络平台,分析中小学生学生占比、年龄段分布、网络偏好、病因等情况,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参考。

三、凝聚多方力量、齐抓共管

一是要关注重点时段。要根据午间休息、课后、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时段学生自由时间多、接触网络容易等特点,要通过控制手机支付限额、日常消费限额等方式切断孩子上网的经济来源,通过控制学生上网时长和时段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接触网络。

二是要关注重点群体。要重点关注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学生、家长无暇照顾的学生和留守儿童,要帮助他们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想方设法把他们纳入“视线范围”管理,防止因失管失控而引发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要认真做好已沉迷网络学生的矫正工作,强化心理治疗和真情关爱,帮助学生戒除“网瘾”和“网络精神毒品”,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三是要丰富课余生活。各中小学校要加强人文关怀,在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同时,要遵循中小学生成长规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虚拟空间转移到校园生活中来,让广大中小学生课后能够健康地有所娱有所乐,把更多地精力放在有效的学习、有益的文娱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上来,减少接触网络的时间和避免不良网络行为发生。

四是要净化校园环境。各中小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管理,建设校园绿色网络,校园网络要设置好“总开关”,对中小学生可以登录的网站和浏览的网页等进行识别,从源头上切断中小学生接触不良网站和不良网络信息链接、切断网络游戏、网络漫画、网络小说对中小学生的诱惑。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要定期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校园周边网吧容纳中小学生上网情况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是要压实家长责任。各地各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一个不漏地提醒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承担起第一任老师职责,努力做到教育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的“五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引导孩子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沉迷和不当消费行为。

六是要建立预防机制。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着力在预防上下功夫,协调有关部门如何在技术上、制度上、管理上能够做到有效防控,建立定期排查整治制度,探索建立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家庭、社会、学校”共管机制,研究建立“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控制”的“五早”工作机制。

各地贯彻落实情况请于6月底前上报,沉迷网络学生数及矫正情况一并上报。

附件: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docx

2.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docx

省教育厅

2018年4月27日